信訪辦主任上網實名舉報,在公眾看來近乎一個黑色幽默,值得引起更高層次的關注
據報道,日前,一名網友自稱是陜西省商洛市洛南縣住建局信訪辦主任阮某,其在網絡上多次實名舉報洛南縣城管局副局長石某某存在利益輸送,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等違法違紀問題。9月19日,洛南縣住建局向媒體證實,阮某的確是該局信訪辦主任,阮某實名舉報石某某一事,紀委已經在調查。洛南縣紀委表示,已經介入,但有關情況涉及工作秘密不方便透露。
作為群眾監督的一種有效方式,網絡舉報因為更容易引發外界關注,已然成為公眾行使監督權、檢舉權、控告權的重要途徑之一。雖然舉報內容不免真真假假,某些所謂網絡曝光實則更似網絡侵權,但網絡舉報的監督作用不言而喻。在治理網絡謠言、打擊網絡侵權的同時,網絡舉報的渠道理應進一步暢通,網友公開舉報的權利也應進一步得到保障。
此番,洛南縣住建局信訪辦主任,為什么要實名舉報該縣城管局的副局長?具體緣由,暫時不得而知。關鍵是,這名副局長是否在公廁工程中偷工減料,是否通過做假賬等手段侵吞國家財產,又是否存在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等問題?是信訪辦主任故意誣告,還是副局長涉嫌貪腐,公眾有權知道真相。既然當地紀委已經介入調查,相信一定會給出一個說法。
此案特別引人關注的,不是被舉報者的問題,而是舉報者的身份。一個專門負責信訪工作的信訪辦主任,舉報他人涉嫌貪腐問題,不是通過內部信訪渠道而是通過外部網絡渠道,不是通過正規舉報流程而是通過實名視頻曝光,著實讓人費解。大事小事都捅上網,試圖通過網絡曝光,把事情鬧大,何以信訪部門的主管官員是如此思維?
在各種個人糾紛上,通過網絡曝光,確實能夠引起一些重視,“網絡審判”雖褒貶不一,但更容易看到效果。但是,這名信訪辦主任曝光的不是個人糾紛,而是舉報官員貪腐事項,況且自己就是信訪辦領導,相信可以反映問題的內部渠道很多,怎么也玩起了網絡曝光這一招?信訪辦本身就是負責信訪工作的,如果信訪辦主任也“不信訪而信網”,信訪部門還能為信訪者解決問題嗎?
據報道,阮某稱自己之前曾向紀委舉報過,紀委的回復是“反映不實”。阮某認為紀委是在糊弄他,進而發視頻到網上實名舉報,目的是希望引起更多關注,讓紀委能夠認真調查。作為信訪辦主任,他肯定知道誣告他人的后果,自知必須對舉報內容負責,對舉報失實必須承擔法律責任。既然如此,阮某的堅持舉報,可能更容易讓人愿意選擇相信。
紀委此前的“反映不實”回復,在此事引發關注后,會有不同的調查結果嗎?如果沒有,該給副局長一個清白的,應該給也必須給。相關舉報事項越是調查得清楚明白,越是有利于還原事實的真相。反過來,如果調查結果不一樣,公眾又該如何去理解?
無論如何,信訪辦主任上網實名舉報,在公眾看來近乎一個黑色幽默,值得引起更高層次的關注。如果管信訪的信訪辦主任,舉報他人涉嫌貪腐問題,尚且如此費勁,普通網友又該去哪里尋求幫助呢?
來源:紅星新聞 特約評論員 舒圣祥
主辦單位 : 企業廉潔合規研究基地
學術支持 : 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
技術支持 : 湖南紅網傳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